目前的经济形势之下,实体经济确实蛮困难的,尤其还受到电商的冲击,消费者也喜欢在电商渠道购买,买手机也不例外。先看个外国数据,根据美国人口普查局的数据,2016年的在线零售额比例达到8.5%,大约是5年前的两倍。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商店越来越多,已经达到饱和,美国10亿平方英尺的零售店都需要关闭。
但在中国,手机实体零售店的重要性却逆市场的再次凸显。而且近年来,不管是小米还是荣耀,亦或者是魅族、锤子这些数一数二的互联网手机品牌,都开始发力线下渠道,其目的就是通过体验式购物来换取更多的终端市场份额。而对于消费者而言,线下实体零售门店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一来,消费者可以直接上手对比不同真机间的差异,以实际体验来感受性能操作;二来,不少消费者认为实体店面成本较大,这就意味着更为可靠的售后服务,尤其是大型连锁卖场服务更佳,让消费者更加放心。
如此一来,在2017年线下终端竞争就变得异常激烈,前些年主要是OPPO、vivo、联想等智能手机实体店居多,这几年华为、金立以及小米等智能手机品牌都加大了线下投入。另外买手机一定要买品牌的,因为这些品牌手机店的利润不会太大,现在实体店主流的就是oppo vivo,三星,华为,苹果,小米,魅族,但有时销售导购会推荐你买一些不知名的品牌,比如朵唯,pptv,ivvi,这些手机看似配置好,实际价格很虚,利润空间很大,所以线下门店生意真的那么好吗?有网友就怀疑:
每条大街都那么多手机店,但也没见有啥人去买,怎么不会倒闭呢?但其实手机店并不完全是靠卖手机挣钱的。
手机店挣钱的门路蛮多的,一般有这么八个门路。
门路一:互联网金融的赚钱模式
现在很多互联网金融公司做现金贷、分期贷。不知道你们有没有注意到大街小巷里贴的小额贷款广告,很大一部分就是手机店里的。而成功申请了贷款的,从导购到店铺老板都是能得到返现的。在时下互联网金融疯狂烧钱以及急需拓展用户的窗口期,是一个不错的挣钱方式。
门路二:差价
以OPPO、vivo以及华为手机等智能手机品牌为例,卖一部手机能有几百元的差价,而这中间的差价则供导购和老板们分成。OPPO、vivo很大方,舍得给渠道前已经是业界共识,所以你才会看到满大街的OPPO和vivo店。而华为手机则是在去年被任正非批评利润率低时,华为终端CEO余承东曾解释说,是因为给了终端较大比例的返利,好于行业平均值。
门路三:补助和返佣
手机店选择跟哪个公司合作,比如到底是跟华为手机合作,还是OPPO手机合作呢?选定之后也就是做那个公司的门头,公司就会每年补助一部分房租,这个根据店面大小跟位置不同,几千到几万不等。如果是品牌体验店的,补助肯定少不了。
门路四:卖配件
尽管配件价值不大,但是千万别小看,因为配件利润率很高,两三块甚至几毛钱拿的数据线手机膜等等,买个十几二十几很正常,这个已经成为很多手机小店主要的收入来源。
门路五:运营商发展新用户的返佣
帮中国移动或中国联通或中国电信每卖出一个号码,手机店都会有一笔佣金,根据办的套餐大小,佣金几十块到几百块不等。
门路六:充话费返佣
帮运营商充值话费也会有一部分佣金,不过这个是小头,佣金很少,但是积少成多。
门路七:一些灰色项目
帮助APP厂商刷真实装机量,洗白偷盗手机,水货机二次包装充国行,代开FA票等等。
门路八:寻求厂家支持
比如要求手机商场派驻导购、兼职等等,工资由厂家出。
对于手机厂商来说,线上渠道的产品销售较为单一,多是少量的爆款机型销量较佳,但线下实体店却能更为直观、平行地展列出所有的不同机型甚至是其他品类,消费者受产品销量排序的影响较小,所以自主选择权也就更多。再者近年来,年轻用户正逐渐成为主力消费群体,以往的普通陈列模式,已经难以打动这批消费者的内心。但如果加入一些新奇特的产品,营造一个完全不同的体验场景,或许才有可能成功吸引到更多的消费者进店。
在面对消费升级时代到来之时,我们要认识到的是,消费者进店购买的不再只是单纯的手机产品,而是更多的后续增值服务。针对这一诉求,线下手机门店要做的,不仅仅再是与越来越多的手机厂商进行合作,引进更多的爆款产品,同时也必须努力提升门店中所能够提供给消费者的增值服务能力,从而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前来进行体验。
转载请注明来自浙江华友钴业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标题:《华为手机怎么开空调啊》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