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人具有更多的士大夫情结,投身革命的背景涉及这些人对近代这场大变化的态度。我看中国自秦制代替了周制以来,儒家士大夫中就潜藏着很大的不满,有一种“从周仇秦”的情绪,这是领导最不满意儒家的一点。文革中他一直讲“儒法斗争”就是这个意思,以为儒家喜欢贵族制不喜欢官僚制,喜欢分邦建国,不喜欢中央极权的大一统。讲得简单点,喜欢那种道德社会所谓的“三代之治”,不喜欢秦以后的那一套东西,实际上西方进来的思潮在中国受到欢迎就是这一帮人,他们是基于对秦制的仇恨来欢迎西方的,他们认为西方的那套就是仁义道德。
中国是礼仪之邦,三代本来是非常不错的,但是秦以后就堕落了,他们从来没有认为中国堕落是西方的原因,要恢复三代的理想只有学习那些新的东西,才能颠覆家天下,才能恢复天下为公。在他们看来,民主选举就是天下为公,就是推举制,“几欲天下为公,亲亲不得三代之遗也”,一开始这个东西就是和民主共和接轨的,所以可以理解为什么有那么多人喜欢共和,也可以理解为什么那个时候有那么多人喜欢组织。
说实在的,我们现在很多声称是儒家的人实际上是伪儒,因为他们都赞扬秦制,今天你衡量什么人是儒家很难说,但是什么人不是儒家还是比较容易说的。什么人不是儒家呢?第一,欣赏秦始皇的人肯定不是;第二,欣赏老领导的人也不是。因为这两个人一个是把孔子的祖坟都刨了,一个就是直接焚书坑儒的。孔子的九世孙孔鲋就是投奔陈胜吴广造反的,他投奔陈胜吴广从某种意义上有点像投靠组织,都是为了抵抗秦制,伐无道、诛暴秦。
现在的我们,仍然是要为一百多年前的理想奋斗,在这个奋斗过程中有人认为儒家的传统资源也是可以起到作用的,我并不否认这一点。从传统以及近代历史看的确是这样,但是这种传统其实就是三代以来一直到现在没有断过的守定秦制的传统。今天有人提倡新儒家,如果这个新儒家是和秦制妥协的,那我只能说这不是新儒家,是伪儒家。因为不管新儒家还是老儒家,它的特点就是和秦制不妥协。
转载请注明来自浙江华友钴业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标题:《为什么说三玖天下第一》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