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标题下方蓝色字体“金融译时代(ID:jrysd2014)”关注来自国内一线互联网金融专家学者、行业领袖以及资深媒体人的声音。
2016年英国脱欧公投,导致英镑及欧元持续贬值,让李嘉诚在英国和欧洲资产缩水不少;
春节刚过,李嘉诚旗下长江实业在香港的楼盘就传出打折销售,力度甚至达到7折,如此大的打折力度,在地产业可谓罕见;
《福布斯》杂志公布的中国香港50大富豪排行榜显示,李嘉诚以303亿美元仍列第一,但他近两年的财富都出现了缩水,2015年是335亿美金,去年则是313亿美元。
2017年《福布斯》中国香港富豪榜前十
首富们一有异动,外界总有诸多猜测,至于是定义为杞人忧天还是防患于未然,就看个人解读了。
不过,这对于纵横商海半个世纪的“李超人”来说,也许都不算事。在商海沉浮几十年的他,正在用实际行动告诉世人,他已经找到了下一个投资目标了。有过几次成功“逃顶”经验的李嘉诚,难道又提前嗅出了什么味道?
次子套现85亿港元,香港资产再遭抛售
近日,长和旗下Three UK与电讯盈科达成协议,将支付3亿英镑(相当于约29.18亿港元),用于收购电讯盈科持有的英国频谱和无线网络资产公司——Transvision全部股权。
根据相关财报,Transvision至少已连续两年出现亏损,到2016年底,Transvision的资产净值约为7.71亿港元;也就是说,李嘉诚给出近30亿收购价,是该公司资产净值的近4倍!
而电讯盈科的主席正是李嘉诚的次子李泽楷。根据电讯盈科公告称,公司通过配售方式向卖方配售约8.4亿股,交易价格为10.15港元,套现金额将达到85.34亿港元。
此番收购,有网评论称“李泽楷巨资卖掉亏损公司,收到了来自超人爸爸的开年大红包。”而实际上,作为李嘉诚次子的李泽楷并非不学无术的“富二代”。从1991年开始,他便自主创业,公司市值一度超过2000亿,个人财富曾逼近李嘉诚。他还曾是腾讯早期投资人,拥有过腾讯20%的股权。
业务重心早已不在中国
事实上,李嘉诚的投资早已不局限于中国香港及内地。自2000年以来,李嘉诚便开始向英国大笔投资。
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上半年,李嘉诚56%的投资在欧洲,其中英国是“主战场”,大约占到37%,有英国媒体甚至形容李嘉诚“买下了大半个英国”。
除此之外,李嘉诚旗下公司在英投资遍布电信、港口、商业零售、地产等领域。李氏商业帝国在英国的总资产高达3900亿港元,包括3个港口、3家连锁店、1家移动运营商、1家铁路集团、1家区域电网公司、2家区域煤气公司、1家水务公司。
这一点从公司的财报中就得到来体现。长和2016年中期报告显示,长和的收入最大的来源地是欧洲,达到了49%;第二大的收入来源地为亚太地区(中国香港及中国内地除外),达到了15%;中国香港仅贡献13%的收入;而中国内地贡献收入也只有10%。
投资转向澳洲
一方面,李嘉诚家族在抛售香港资产;另一方面,他们却在其他地方拓展投资版图。就目前来看,澳大利亚或许是李嘉诚的下一个大目标。
今年1月16日,李嘉诚旗下的长和实业集团、长江实业、长江基建和电能实业联合公告称,将组成财团收购澳大利亚能源集团,耗资将高达431.47亿港元。
对于此次收购,李嘉诚财团成员表示,澳大利亚能源集团在澳大利亚、美国、欧洲的能源资产对投资者而言可带来具有吸引力的增长潜力,而对财团中的各公司均有益处。
事实上,长江基建已成为了澳大利亚最大的海外投资者之一。早在1999年7月,长江基建以1亿澳元收购了澳大利亚最大天然气配气商Envestra19.97%的股份。随后,分别拿下配电商SA Power Networks、维多利亚省最大配电商Powercor、墨尔本配电商Victoria Power Networks、天然气配气商Australian Gas Networks等澳大利亚的多家公司。
不过,李嘉诚在澳大利亚的投资之路也并非一帆风顺,就在去年10月份,李嘉诚旗下的长江基建就曾试图收购澳大利亚最大的电力网络Ausgrid的控股股权,但澳大利亚联邦政府以国家安全为由阻止该交易进行。
短时间内连连要收购大企业,就算被阻止仍不放弃,这就可以看出李嘉诚逃往澳洲的决心和急迫了。这正应了李嘉诚在公司年会上曾说的:“哪里有回报,我就去哪里投资。”话语中充分体现出了他的商人本色。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中国经济网
编辑:张映武
联系我们:
节目热线:400-820-1922
公众号ID:jrysd2014
【金融译时代】节目每周六17:00点在第一财经频道播出,节目汇集国内一线互联网金融专家学者、行业领袖以及资深媒体人的声音,为广大人民群众投资理财、理性消费提供借鉴和思考。每周六17:00,请准时于第一财经频道与我们相约~
转载请注明来自浙江华友钴业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标题:《资产总额是指哪几方面》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