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据《荆楚岁时记》记载,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好天气之日,故五月初五亦称为“端阳节”。
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最初为古代百越地区(长江中下游及以南一带)崇拜龙图腾的部族举行图腾祭祀的节日,百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农历五月初五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后因战国时期的楚国(今湖北)诗人屈原在该日抱石跳汨罗江自尽,端午节就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
除了吃粽子、赛龙舟,手系五彩绳和佩戴香囊都是端午节的重要习俗。
端午节将至,您可以带上家人和孩子,约上三五好友,一起来滨州市博物馆过节啦!
活动一:博物馆送你祈福五彩绳
《荆楚岁时记》载:“以五彩丝系臂,名曰辟兵,令人不病瘟。”
古人们认为,在端午节当天把五彩绳系在手腕,可以避邪,防五毒。5月28日到馆参观的观众(前150名,送完为止),都可在安检处领取一条“祈福五彩绳”。
地点:滨州市博物馆正门安检处
活动二:博物馆教你做香囊
纳兰性德有云:“珠衱佩囊三合字,宝钗拢髻两分心。”
5月28日入馆参观的观众(前100名,送完为止),只需关注我馆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到一楼活动专区“香囊DIY”材料包一份,进行DIY创作。香囊又叫香袋、香包等,有用五色丝线缠成的,有用碎布缝成的,内装香料,佩带在胸前,香气扑鼻。这些随身携带的袋囊,内容物几经变化,从吸汗的蚌粉、驱邪的灵符、铜钱,辟虫的雄黄粉,发展成装有香料的香囊,制作也日趋精致,成为端午节特有的民间艺品。
地点:滨州市博物馆一楼大厅
香囊到底怎么做呢?
转载请注明来自浙江华友钴业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标题:《端午什么时候》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